博客
关于我
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快点击我
【转】linux下的单线程
阅读量:7029 次
发布时间:2019-06-28

本文共 2421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8 分钟。

传统的每个进程中只有一个线程在执行,称作单线程方法。MS-DOS是一种支持单用户进程和单线程的操作系统,UNIX支持多用户进程,但只支持每个进程一个线程,WINDOWS 2000(W2K)、SOLARIS、 LINUX等支持多线程的多进程。在多线程的环境中,进程被定义成资源分配的实体(unit)和保护的实体。

单线程非阻塞基本可实现与多线程相同的效果。在单核系统中,多线程共用同一个CPU,再加上需要在多线程之间来回切换,多线程的效率可能还比不上单线程非阻塞的效率。消息通知机制与程序的阻塞机制紧密相关,消息的通知机制可分为同步和异步。可参看博文:。 以下有关同步/异步、阻塞/非阻塞的内容来自:

1. 什么是同步、异步?

举个例子,比如我去银行办理业务,可能选择排队等候,也可能取一个小纸条上面有我的号码,等到排到我这一号时由柜台的人通知我轮到我去办理业务了。前者(排队等候)就是同步等待消息,而后者(等待别人通知)就是异步等待消息。

在异步消息处理中,等待消息者(在这个例子中就是等待办理业务的人)往往注册一个回调机制,在所等待的事件被触发时由触发机制(在这里是柜台的人)通过某种机制(在这里是写在小纸条上的号码)找到等待该事件的人。
而在实际的程序中,同步消息处理就好比简单的read/write操作,它们需要等待这两个操作成功才能返回;而异步处理机制就是类似于select/poll/epoll之类的多路复用IO操作,当所关注的消息被触发时,由消息触发机制通知触发对消息的处理.

2. 什么是阻塞、非阻塞?

继续上面的那个例子,不论是排队还是使用号码等待通知,如果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等待者除了等待消息之外不能做其它的事情,那么该机制就是阻塞的,表现在程序中,也就是该程序一直阻塞在该函数调用处不能继续往下执行.相反,有的人喜欢在银行办理这些业务的时候一边打打电话发发短信一边等待,这样的状态就是非阻塞的,因为他(等待者)没有阻塞在这个消息通知上,而是一边做自己的事情一边等待.但是需要注意了,第一种同步非阻塞形式实际上是效率低下的,想象一下你一边打着电话一边还需要抬头看到底队伍排到你了没有,如果把打电话和观察排队的位置看成是程序的两个操作的话,这个程序需要在这两种不同的行为之间来回的切换,效率可想而知是低下的;而后者,异步非阻塞形式却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打电话是你(等待者)的事情,而通知你则是柜台(消息触发机制)的事情,程序没有在两种不同的操作中来回切换.

3. select/poll/epoll(来自

对select、poll、epoll了解得不多,下面是从《构建高性能Web站点》摘录下来的介绍,等以后真正接触到select、poll和epoll方面的开发再详细写一下使用上的区别。

Select

select最早于1983年出现在4.2BSD中,它通过一个select()系统调用来监视多个文件描述符的数组,当select()返回后,该数组中就绪的文件描述符便会被内核修改标志位,使得进程可以获得这些文件描述符从而进行后续的读写操作。

select目前几乎在所有的平台上支持,其良好跨平台支持也是它的一个优点,事实上从现在看来,这也是它所剩不多的优点之一。

select的一个缺点在于单个进程能够监视的文件描述符的数量存在最大限制,在Linux上一般为1024,不过可以通过修改宏定义甚至重新编译内核的方式提升这一限制。

另外,select()所维护的存储大量文件描述符的数据结构,随着文件描述符数量的增大,其复制的开销也线性增长。同时,由于网络响应时间的延迟使得大量TCP连接处于非活跃状态,但调用select()会对所有socket进行一次线性扫描,所以这也浪费了一定的开销。

Poll

poll在1986年诞生于System V Release 3,它和select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但是poll没有最大文件描述符数量的限制。

poll和select同样存在一个缺点就是,包含大量文件描述符的数组被整体复制于用户态和内核的地址空间之间,而不论这些文件描述符是否就绪,它的开销随着文件描述符数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大。

另外,select()和poll()将就绪的文件描述符告诉进程后,如果进程没有对其进行IO操作,那么下次调用select()和poll()的时候将再次报告这些文件描述符,所以它们一般不会丢失就绪的消息,这种方式称为水平触发(Level Triggered)。

epoll

直到Linux2.6才出现了由内核直接支持的实现方法,那就是epoll,它几乎具备了之前所说的一切优点,被公认为Linux2.6下性能最好的多路I/O就绪通知方法。

epoll可以同时支持水平触发和边缘触发(Edge Triggered,只告诉进程哪些文件描述符刚刚变为就绪状态,它只说一遍,如果我们没有采取行动,那么它将不会再次告知,这种方式称为边缘触发),理论上边缘触发的性能要更高一些,但是代码实现相当复杂。

epoll同样只告知那些就绪的文件描述符,而且当我们调用epoll_wait()获得就绪文件描述符时,返回的不是实际的描述符,而是一个代表就绪描述符数量的值,你只需要去epoll指定的一个数组中依次取得相应数量的文件描述符即可,这里也使用了内存映射(mmap)技术,这样便彻底省掉了这些文件描述符在系统调用时复制的开销。

另一个本质的改进在于epoll采用基于事件的就绪通知方式。在select/poll中,进程只有在调用一定的方法后,内核才对所有监视的文件描述符进行扫描,而epoll事先通过epoll_ctl()来注册一个文件描述符,一旦基于某个文件描述符就绪时,内核会采用类似callback的回调机制,迅速激活这个文件描述符,当进程调用epoll_wait()时便得到通知。

 具体的编程实践可参见:

转载地址:http://tkgxl.baihongyu.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掘金翻译计划月报 — 2018 年 2 月
查看>>
Android属性动画
查看>>
渐进式Express源码学习5-全副武装
查看>>
JVM难学?那是因为你没认真看完这篇文章
查看>>
python面试题(五)
查看>>
老司机 iOS 周报 #40 | 2018-10-22
查看>>
VirtualView iOS 模板加载功能实现详解
查看>>
这可能是最好的性能优化教程(二)
查看>>
被马化腾点赞的微信车票设计,背后有哪些故事?
查看>>
Spring理论基础-面向切面编程
查看>>
BloomFilter 原理,实现及优化
查看>>
PHP本地文件包含漏洞环境搭建与利用
查看>>
OGNL设计及使用不当造成的远程代码执行漏洞
查看>>
Vue-cli + express 构建的SPA Blog(采用前后端分离方案)
查看>>
ios中的多播委托
查看>>
Java基础-单例模式
查看>>
轻仿QQ音乐之音频歌词播放、锁屏歌词
查看>>
MongoDB 4.0 RC 版本强势登陆
查看>>
AliOS Things网络适配框架 - SAL
查看>>
iOS 客户端与服务端做时间同步
查看>>